close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日治時期將轄內有山地之廳置有「蕃務課」,統轄為了邊治地區防蕃所僱的隘勇、隘丁。大正2年(1913),日人任隘勇改稱「警手」,並改「蕃務官吏駐在所」稱為「警察官吏駐在所」,是為蕃地駐在所的設置之起始。大正九年(1920)改任文官為台灣總督,廢止隘勇之名稱,改為「警丁」,以至於日治末期。從駐在所的分佈來看,明顯集中於泰雅族分佈一帶山區,顯見當時日人的理蕃重心在於北蕃地的治理。

 

2010_1229_105839_blog.jpg 

霞喀羅古道由清泉至養老段約23公里就設置了井上、笠野、瀨戶、霞喀羅、小林、庄子、田村台、松下、檜山、朝日、石楠、薩克雅、見返、武神、馬鞍、粟原、養老計17各駐在所,約每公里設一個,密度之高,可想見當時泰雅族的驍勇善戰另日人膽顫心驚。

此次行程由養老登山口前進至白石吊橋往返,成員2名,搭高鐵至新竹站,鴻曦長官開車走竹120線道,經內灣過尖石鄉公所右轉竹60鄉道,於夫打那過錦屏大橋

我們在此處未右轉而直行至梅山長老教會回頭,又回尖石鄉加油,來會就耗去1個多小時,抵秀巒檢查哨辦理入山證,續行經一叉路口直行往司馬庫斯,右轉續行即可抵登山口,此時已經11:40。

 

2010_1229_110003_blog.jpg

 

2010_1229_105924_blog.jpg


2010_1229_114802_blog.jpg


養老登山口高程1240M,粟原駐在所EL 1400M,馬鞍駐在所EL 1440M,白石吊橋EL 1250M,本日路段全呈高差約200M,應是段輕鬆行。由養老登山口至檜山駐在所路段古道係沿薩克亞金溪右岸設置。

 

2010_1229_115740_blog.jpg


2010_1229_121937_blog.jpg

 

12:38抵木炭窯遺址,木炭窯大多在駐在所附近,製作之木炭作為平日溫湯煮水、寒冬取暖的燃料。

12:41抵19K 

12:45抵第一崩坍地,觀察地形地貌,快速通過即進入竹林地,頓時感到涼意襲身

12:52抵粟原(塔拉卡斯駐在所,1919年設置,1959年撤廢,目前在竹林裡僅餘部分夯土圍牆遺蹟。

 

2010_1229_125233_blog.jpg

 

2010_1229_161329_blog.jpg

 

13:19抵18K

13:30抵一展望點,目前正施作邊坡防護及排水工程。


2010_1229_133203_blog.jpg


13:38抵馬鞍駐在所,1922年設置,1959年撤廢。


2010_1229_134024_blog.jpg


2010_1229_134725_blog.jpg


2010_1229_134949_blog.jpg


13:52抵第2崩坍地,馬鞍駐在所至此沿途有大片楓葉、槭葉已變紅,艷陽穿透紅葉,葉片紋理清晰可見。

 

2010_1229_135258_blog.jpg

 

14:01抵16K

14:22抵武神駐在所,1919年設置,1927年撤廢。


2010_1229_142240_blog.jpg

 

14:28抵崩塌地,可攀繩索垂降,但不易通行,退回遇山友剛從高遶山路下切,告知須由此高遶銜接已崩塌之路段。

14:45抵繩索木梯,垂降高度約30M。遇另一小隊山友。


2010_1229_144849_blog.jpg

 

14:57抵白石吊橋,有無公德心的遊客將橋頭水泥柱當墓碑題字,要拍照就只好壯膽通過吊橋於另一頭拍攝。白石吊橋初建於1921年,1947年修建,橋寬90公分,橋長145M,橋下為薩克亞金溪,目視應有100M深,橋板兩側以約15度左右向外側延伸,吊索與橋板間以鐵絲交織成約20×20公分網目,雙手無法扶握而行,愈走愈心驚,眼光都不知要往哪裡擺,體驗了進退維谷的感受。奉勸若有懼高症傾向,若要過橋請三思再三思。


2010_1229_145810_blog.jpg

 

 

 

15:00避免下山太晚,過橋拍攝後就急行軍返回登山口。

16:55抵登山口。

19:30抵高鐵新竹站,結束了一天緊湊的古道遊。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ityhiker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